找到相关内容19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昆明圆通寺旁的观音信徒

    为夜里10点到11点。  虽然听人讲,念《弥陀经》、《心经》与念《金刚经》、《地藏经》一样是超度人的,《大悲咒》念了可以解难,但对于一位从未读过书、末对佛教有过长时间了解、记性又不很好的老人来说,要...

    侯冲. 徐红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03065582.html
  •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宗教的新发展

    灾害发生、人民生命财产遭到损失,佛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总是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和“人溺己溺,慈悲济世”的情怀踊跃投入抗灾赈济的行列中,力所能及地为国分忧、为民解难。2003年“非典”肆虐,人...

    学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93668841.html
  • 叶小文:和气东来 和风西送——在泰国卫塞节庆典上的致辞

    世界拔苦与乐,消灾解难。    正是出于对当前人类的困厄和“文明的冲突”的关切,2004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中韩日三国会议上,中国海峡两岸和港澳的8位高僧长老,发出了在中国设立“...

    叶小文 ( 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2173186.html
  • 中国佛教的未来——慈善的角度

    ,在救灾上表现出了空前的速度和力度,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灾难刚刚发生后,什邡罗汉寺接纳了1000多灾民,免费为3000多人提供饮食、热水,并临时把寺院变成妇幼保健院迎接灾区新生儿的降临;重庆华岩寺住持...

    延续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0120984381.html
  • 南山寺历代名僧

    籍贯不详,清康熙初期南山寺住持。约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康熙三十年至四十年间圆寂,寿龄八十左右。   禅师禀赋深厚,禅修精进,佛理兼承临济曹洞两宗。平素为众生拜忏解难颇为勤力。南山寺史上如...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5372285030.html
  • 新形势下加强宗教界人士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初探

    会、茶话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宗教界代表人士对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宗教界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按照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生活上关心照顾的原则,在办实事解难事上支持关心...

    韩兆剑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325988999.html
  • 慈无疆爱有声——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记

    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救灾赈灾、捐资助学等慈善公益事业并做了大量工作,做出了宗教界应有的贡献,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一支有生力量。   第三届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已降下...

    佚名

    |佛教新闻|台湾|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8/10284989495.html
  • 李佛与西安碑林《达摩图》

    闻1lJ中石声大震,他洞澈法源,从此潇洒自在”,四处云游,干了许多好事、善事。   青年时期,风颠的足迹遍及河西“三州”的丝绸古道。他一边了解世风民情,一边宣讲佛法,同时还做了许多为民解难之事。30...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110195770.html
  • 观音信仰探讨

    中有不少的人拜佛、拜观音菩萨,只是求佛求观音菩萨给自己消灾解难,带来好运,而他们自己却以冷酷的心甚至残忍的手段来对待别人。有的所谓企业家,在公司里供着观音菩萨圣像,为得是自己更快地发财。而对于手下的...断绝。虽然民间拜佛拜观音解难免灾、祈福求利、许愿还愿的世俗化的佛教信仰还不是纯正的佛教信仰,但却为弘扬真正纯正的佛法提供了契机。《维摩诘所说经》中就有“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的说法。这就需要在观音...

    武高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65457693.html
  • 觉光长老:论佛教的社会责任――从香港佛教谈起

    各个环节,提供综合化的全面关怀。 香港佛教界的社会福利事业更不仅局限于香港本地,近年并向大陆内地及世界各地开展相关服务,参与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包括成立各种慈善基金,开展账灾扶贫、助学济困、解难恤艰...

    佚名

    |觉光长老|世界佛教论坛|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3/0955283474.html